开发区、镇、各街道,区各部委办局、直属单位:
现将《关于提升我区人力资源市场服务能力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
2019年9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提升我区人力资源市场服务能力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国令第700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贯彻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人社发〔2018〕32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我区人力资源市场服务能力,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激发人力资源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繁荣发展,为钟楼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目标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原则,以“人才集聚、产业聚焦”为发展目标,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水平。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引育、监督、管理,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以“立足钟楼、服务常州、辐射长三角”为发展方向,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服务力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综合实力强、示范效应大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运营管理
1.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查询系统、电子大屏幕、企业招聘栏、服务引导台、举报投诉意见箱等设施,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建设配套完备、功能齐全、运行有序、环境优良的人力资源市场。
2.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宣传培育。通过“两微一端”多渠道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宣传,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知晓度、知名度,增强人力资源市场全天候服务能力。鼓励在常高校、大型企业、人力资源机构进场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交流活动。吸引和支持高水平人力资源行业论坛、学术会议、创新创业大赛等在我区举办。
3.搭建政府公益性服务平台。通过举办“春风行动”、人力资源供需洽谈会等多元化主题活动,努力实现人力资源供需精准对接。依托全市招聘求职系统,积极为求职者和单位提供“互联网+招聘”服务体验。积极推动区域劳务协作,促进就业转移,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和完善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网络。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援助、就业创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
4.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服务水平。大力开展“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按照“数据网络化、信息社会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电子化”的要求,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建成钟楼英才信息化管理系统,摸清人才家底,勾勒“人才地图”。积极运用各类信息媒介,抓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发布工作,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为求职、招聘提供信息化服务,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鼓励和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网站建设,积极发展网上人力资源市场。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安全保护制度。
5.多元化拓展市场引才渠道。支持我区重点企业、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国内外设立人才工作站,广泛联络海内外精英人士,积极宣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就业创业环境、招才引智政策。引导人力资源机构,利用各种资源,围绕“省双创计划”、“龙城英才计划”等各类人才工程,开展产业领军人才寻访工作,为我区引进人才、项目、技术、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
(二)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培育集聚
1.完善优化人力资源服务功能。以钟楼区人力资源市场为核心,按照“一主多辅”进行区域性、功能性布局,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采取政府与市场主体互动、区级与各板块联动、线上与线下融通等多种形式,架设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快速路”、“高架桥”,提升人力资源供给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促进产才融合,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积极引育人力资源新业态。坚持以传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为基础,围绕“钟楼城市型经济”、“四新经济”范畴,引进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类别的人力资源机构;培育一批规划师、建造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专业细分领域人力资源供应服务商,集聚一批人力资源新业态。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提高人力资源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产业集聚、功能集成,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的工作局面。
3.探索人力资源产业集聚路径。积极引进知名度高、运作能力强的第三方机构负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招商运营管理,实现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坚持整合区内资源、面向全国招商的总体思路,引进一批在企业规模、行业地位、创新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较为突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企业。积极开发全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吸引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入驻,有效增强人力资源产业与我区用工企业的吸引力和附着力。
(三)积极打造人力资源服务品牌
1.大力开展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快与在常高校、技工院校共建大学生就业基地、技能实训基地,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高技能人才评定,储备集聚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打造“龙城蓝领汇”工作品牌,建设专业化市场。
2.打造外国留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依托留创园外国人创业服务中心集聚在常留学人员的优势,打造我市首个“外国留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围绕 “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积极为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3.搭建“钟楼人才‘团’”人力资源服务团购平台。探索各行业商会“团购式”人力资源供给,创新开展“团购人才”服务,进一步拓宽企业引才渠道,降低企业引才成本。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全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人力资源产业扶持政策、产业集聚规划、场地、建设、资金及相关政策制定、调整等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决策、协调和指挥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人社局,主要负责有关决定的具体落实。全区各有关部门对照本实施意见,明确任务,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着力解决影响人力资源市场和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2.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扶持政策。在企业开办、减免租金、购买公共服务等方面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予以扶持。要推动将人力资源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目录。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简化优化企业开办、人力资源、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审批流程,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推进“不见面审批”。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类项目申报、品牌建设,积极为人力资源市场及人力资源机构争取各级政策扶持。
3.强化监督管理。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打击非法中介,严肃处理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诚信等级评定活动等,实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落实人力资源招聘交流活动的报备制度,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安全防范,规范市场秩序。指导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依照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行业公平竞争。
4.广泛宣传推介。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知晓度、知名度。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及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各类活动信息及政策措施,充分展示钟楼区人力资源市场的品牌和形象。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评优评先,树立典型,激发干劲。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力资源机构负责人给予必要的政治待遇,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