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人社局>>内容
在新时代背景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衡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尺。2022年,钟楼区社保中心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抓手,从制度创新、经办优化、服务提升等方面全面解决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要力量的社会保险问题。
截至2022年12月,我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9万人,企业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净增人数7125人,完成率114.9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26人,完成率134.2%,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520.56元/月/人,位居全市第一。
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构建。一是纵深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将乡村地区社保扩面情况作为各板块扩面指标完成情况的重要参考因素,打造基于公平、统一化的农村社保制度顶层设计。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资源,加强乡村振兴人才社会保险状况的摸底排查,跟踪查实税务登记单位参保情况,推动应缴未缴人员及时进保。二是建立多元激励筹资机制。2023年1月,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月405元调整至每月450元,惠及全区1.4万人。同时,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红利,启动集体经济补助试点计划,引导参保居民选择更高档次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有效提高养老待遇水平。落实《江苏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规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审核流程,推动落实运用省一体化信息平台管理模块,持续跟踪掌握被征地农民参保状态,确保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发尽发。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子系统功能,全面做好建立个人分账户、确认保障类型、个人分账户余额计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档案管理、风险防控等经办工作。开展1148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困难人员政府代缴工作,巩固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成果。开展我区城乡居保经办管理特色工作,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居保服务水平。
创新经办管理,提升农村社保现代化带治理效能。一是提升乡村社保数字化水平。依托全民参保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加大与本地公安、税务、民政等部门数据交换和比对,加强社保、就业、人才等部门信息互通互联,拓展信息来源,全面完善乡村振兴农村居民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劳动技能等多种能力要素,实现社保制度落实与扶贫开发、政策帮扶、共同富裕的有机融合。二是开展参保缴费“助力行动”。借助新媒体以及街道(乡镇)、社区(村)管理的各类基层服务组织开展社保政策宣传。根据全民参保数据库反馈的未参保原因,对未参保人实行精准推送式“政策上门”服务,选树较为典型的城乡社会保险受益案例,引导乡村参保群众全面了解社会保险,激发其参保意愿,在乡村地区养成“我要参保”的良好氛围。
健全服务体系,打造高效便捷乡村社保品牌。一是打造暖心、贴心、安心的“暖心居保”服务品牌。加快开通各村委会绿色通道,实施志愿者“适老服务进乡村”行动,对乡村地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高频社保服务事项提供“预约办”“代理办”“上门办”,在参保缴费、权益查询、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待遇领取等方面持续提供服务便利。二是扎实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加强社银合作,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的46个服务网点,建立15分钟公共服务圈,辐射钟楼区全域,覆盖区、街道(镇)、社区(村)3个层级,实现“参保登记不出村、待遇申领不出村、权益查询不出村、资格认证不出村”。(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