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案例分析
争议化解在基层 幸福劳动在钟楼
发布日期: 2023-10-13    来源:人社局  浏览次数: 
 

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今年以来,钟楼区不断完善全区劳动关系综合调处机制,赋能基层劳动争议化解,打造“幸福劳动在钟楼”工作品牌,努力将更多劳动争议化解在苗头源头。

一、激发活力,打通基层治理末梢

一大早,荷花池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劳动关系协调员袁继飞就被微信群的消息提示音催的脚不沾地,一边忙着提醒半个月前签订和解协议的单位准时付款,一边安抚新投诉案件劳动者的情绪,详细询问工资约定和出勤记录,做好记录,以便稍后和单位核实情况,找到矛盾源头。为更好发挥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力争柔性处理争议,钟楼区探索全区劳动争议综合调处机制改革,完善基层调解组织调解预防工作机制,在重点板块、行业、商圈和企业培育特色鲜明、类型多样、成效显著的多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近年来,全区先后建设板块劳动争议“和谐号调解直通车”站点5个、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3个,建成全省首家数字经济区域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同时进一步打通调解“神经末梢”,在全区180家重点企业成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推动各类基层调解组织在争议处理中充分发挥基础性、前端性作用。今年以来,各类基层调解组织共计化解案件2805件,挽回经济损失651万元,基层调解率由原来的不足两成提升至现在五成,调解时间由原来的14天缩短至6天,“第一关口”和“第一防线”的作用和优势显著提升,劳动者不出社区、不出厂区就能获得切实的权益保障,劳动带来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显著提高。

二、力量下沉,赋能调解提质增效

随着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基层调解组织也面临着队伍力量薄弱、业务知识更新换代偏慢的难题,原有的工作机制和调解力量难以满足企业和劳动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高效率维权诉求。区人社局积极重塑职能、整合资源,推进区级业务力量下沉,为基层赋能增效。

北港街道劳动关系协调员赵鹏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全区劳动关系数字调解平台,实时了解案件信息、处理进程、案件发生比、增长率,关注重点企业劳动争议化解情况。作为板块人社业务负责人,通过这个平台,她对街道整体劳动关系运行状态成竹于胸、尽在掌握。自2020年被人社部列为“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江苏省唯一区级联系点以来,区人社局着力破解痛点难点、再造管理模式,实现人社业务通办、快办向数办的转型和提升。依托全区劳动关系数字调解平台,在全市率先开发推广劳动维权二维码,将更多劳动争议牢牢吸附在基层,高质量考核指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线索下降率排名全市第二;整合监察、仲裁、信访、12345等9个案件来源渠道,实现全区案件流转、调处、立案、处置等全流程在线管理,有效融合区街两级业务力量,避免多头重复处理。截止9月,全区共计办结案件4250件,结案率80.55%,为劳动者挽回损失1120万元。

南大街街道是常州商业的发源地和集聚区。辖区内商圈林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占据商业主体大头,抗风险能力较弱,劳动纠纷高发,基层劳动争议化解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区人社局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案件数量和经济体量,将全区8个板块分为4个片区,监察员、仲裁员1:1组队与基层调解力量融合,一体开展案件调处、数据分析、难点攻坚。结合辖区实际,区街两级在调解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逐步梳理出一套适合中心商圈的“136”工作法,即“1早3进6大员”,街道人社条线充分联动区级劳动监察、仲裁队伍,协同社区、政法、工会和法律援助合力共调,建设区街(镇)统一、上下融合的劳动争议化解格局。今年以来,南大街街道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20件,含部转线索85件、省转案件80件、市转线索21件,涉及600余人,金额超300万元。

“新瓶”仍需装“旧酒”,在积极探索职能重塑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调解工作的老传统、好经验并不过时,在纠纷燃点低、调解压力不断增加的当下,尤显珍贵。新闸街道打造“新解忧”劳动关系服务品牌,总结“三学三建”工作法。街道工作人员邹韧杰获评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称号,带动辖区内两家劳动关系调解组织获评市级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室;北港街道推进争议预防化解进产业社区,重点挖掘并宣传推广辖区内企业文化建设亮点,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荷花池街道将纠纷化解工作再向前延伸一步,融入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和就业见习等就业创业服务,解除员工后“雇”之忧,消除企业燃眉之急。

三、主动靠前,分类处置精准服务

新的经济环境下,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不仅依靠及时化解纠纷,更要着眼于“治未病”,加强事前防范。区人社局着力加强源头治理,打造“幸福劳动在钟楼”工作品牌,让幸福劳动成为推进区域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靓丽底色和动力源泉。

精研科技是我区重点企业,由于用工人数庞大、且波动明显、外包用工管理松散,长期以来投诉案件居高不下。2022年11月起,区人社局联合街道共同走访、调研企业5次,通过分析案件平台数据帮助企业查找内部管理漏洞十多条,优化入职、劳动合同签订、平时绩效管理以及离职交接等四大流程,指导企业建立更科学、精细和完善的员工管理和劳务外包供应商管理考核制度,同时出具调解建议书,建议企业统筹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让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企业发展强劲助力。截止今年9月,该企业全国欠薪平台案件数同比下降31.7%,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支出60余万元。

经过不懈努力,钟楼区涌现出一批制度规范、组织健全、保障充分、劳资双方和谐共进的优秀企业,目前获评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家,全市唯一;“江苏省优秀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家,“常州市和谐劳动关系四星级先进企业”5家,形成了竞相创和谐、多方谋共赢的生动实践。

钟楼区将继续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延续“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思路,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内部沟通协商机制作用,构建多元共治的争议办理格局,把更多争议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